English
您的位置: 首页 >> 党建思政 >> 思政工作 >> 正文

【感动同辈】追梦航模人

点击: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30日

天空一直是人类欲探寻的梦。对着广袤的苍穹,厦大航模队的成员们怀揣着飞行之梦,期待展翅化鸢,飞掠峻嶂,在他们眼中,梦想天空分外蓝。

在学生指导员邱玥、教练黄荣、前队长刘震和众多队员的共同努力下,厦大航模队取得2015年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CADC)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电动滑翔机团体第5名(本项目共72所高校参加该项目)的优异成绩,同时,荣获第三届“中航工业杯”国际无人飞行器创新大奖赛“创意新星奖”。

成立于2013年的厦大航模队在组队初期只有9位成员,2015年队员增至27人,规模不大,成员不多,这支小队伍却连续在多项高级赛事中斩获了众多奖项。在这样一支优秀队伍的背后,有邱玥、黄荣、刘震这三位“元老级”成员数年的辛苦付出,也有一群青春洋溢的航模人投注的汗水与努力。



厦门大学航模队


绝地30秒,超越自我

“有时候,事情真的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有人可能会说‘比赛嘛,把飞机、设备都准备好,直接带过去参赛不就行了。’但是航模比赛是在空中进行的,它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突风造成空中解体、阵风降落时偏离既有轨道等都是我们无法预料的突发事故。”学生指导员邱玥看着眼前满满一排的航模飞机,她回忆着去年参赛时的场景。“航模本身也有众多潜在问题,比如在去年中国国际飞行器计挑战赛(以下简称“CADC”)前一晚,我们已经把航模的所有零件都调试好了,但第二天一早试飞时,航模就出故障了,引擎发动不了,怎么调试也不行。在赛场上遇到这种问题,如果解决不了,只能弃权。”

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始创于2004年,是一项融合了科技、教育和体育运动的全国最大的高校航空航天模型赛事活动。与美国举办的世界大学生航空设计大赛、欧洲大学生载重飞机设计大赛并列称为世界高校科研类飞行器设计赛三大赛事。

在去年的“限时载运空投”项目比赛中,由于飞机出现故障,厦大航模队不得不放弃前两轮飞行。实际上,厦大是第一次参与这个素有“空中F1”之称的竞赛项目,这个项目也是公认的“最具影响力、科研竞赛水平最高、竞争最激烈的项目”。在参加比赛的91所高校中,相较于老牌劲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厦大航模队在这个项目上并没有任何优势,而且经验不足。

“其他兄弟学校帮了我们。”在厦大航模队仍在抢修时,其他学校的航模队成员向他们伸出了援手。厦大航模队第一任队长刘震感概道:“其实我们出来比赛主要还是为了交流学习。在学校只有自己和队友可以咨询参照。而参加比赛的一般都是发展历史比较悠久的队伍如北航、西工大,他们不是对手反而像是兄弟,在我们飞机出现问题时会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克服种种困难后,厦大航模队带着“内伤”严重的飞机加入了“限时载运空投”最后一轮比赛。尽管伤痕累累,在操纵手精准的操作和地面勤务员邱玥等人的配合下,飞机依然平稳地执行着相应的任务:装载、起飞、爬升、急转、空投……

“哇哦!”人群中忽然爆发出一阵惊呼——空投物正中靶心!然而,短暂的惊叹并未消弭队员心中的重重压力,时间在紧张的氛围中无声流逝,倒计时数向零不断逼近。

32秒!31秒!30秒!”

当报时人员数到30秒时,还有一次空投任务尚未完成。操纵手迅速控停飞机,队友迅速进行水袋装载,而后又让飞机极速起飞,随着转弯、侧倾、投放这一系列动作的流畅完成,在“时间到!”的口令下,飞机应声落地。

航模队其它成员几乎是立刻奔向了航模的停落点,眼中难掩兴奋。这最后30秒的出色表现让航模队绝地重生,虽然仍未比得过传统强校,但也让只是第一次“试水”限时载运空投项目的航模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

“要是时间再多一点儿就好了,只要一点儿……”每当邱玥回想起时,仍然觉得心中有无限的遗憾。30秒太过短暂,虽然最后绝地重生但时间仍过于紧迫,航模队员们都希望彼此能更好地协调配合以呈现最完美的状态。


笑颜:旗帜与获奖证书


千锤万锻,坚守如一


回忆起CADC比赛前的时光,航模队一众人忍不住有点怀念。教练黄荣和前队长刘震拿出了几张赛前的照片,其中一张是翔安暴雨后开始试飞的图片,另一张则记录了队员在地铺上疲态倍显的睡姿。

“准备比赛那一会儿真得挺辛苦,单是组装调试航模大家都要忙到凌晨12点多。由于场地受限,航模飞行过程中噪音过大等问题,我们不能在本部训练,所以大伙儿凌晨四五点就得起床,出发去翔安。”邱玥介绍道。不仅如此,为了方便运输,队员们在出发前先要将航模拆解,到翔安校区再组装、试飞、安排训练。这些不分昼夜的辛劳对所有航模队成员来说都是一场近乎残酷的考验,但队员们仍然苦中作乐,记录着每次试飞时取得的点滴成绩,并不断改良方案,追求完善。

今年的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于926日至103日举行,而赛场位于山东省胶州市。9月底的厦门还是艳阳高照,北方却早已被萧萧秋意席卷,因此从厦门出发的航模队员们还要经受天气变换的考验。

为期8日的比赛时间里,队员们往往凌晨四点多就要冒着寒风在户外调试航模,进行试飞。最累的时候,休息不到4个小时。

黑夜中正在调试航模的队员们


另外,为了节省开销,给材料和设备多留出一些经费,队员们放弃了更为舒适的动车,选择了大巴,历经了30多个小时的颠簸才到达比赛地点。路途漫漫,晚上队员们就在高速公路服务站席地而睡。一旁的刘震笑着说:“晚上睡觉时会觉得冷,但冷的话也没关系啊,我们一起抱团取暖嘛。”。邱玥也微微一笑,补充道:“为了省下经费给今后的研究,我们还是甘愿坐大巴的。只是觉得很对不起我们的领队郭立军老师,她完全可以坐飞机去的,但她我们这些学生,就陪我们坐大巴过去。五十多岁的人,舟车劳顿那么久,想想真得很感动。”

三十多个小时的颠簸,节省了每人往返七八百的动车票,为航模队一行节省了近万元的经费,队员们觉得劳有所值,也从未抱怨。从准备阶段到正式开赛,这些可以称得上是艰难困苦的日子不曾削减航模队员们对手中工作的热爱。面对试飞失败、引擎失效、飞机解体这些残酷的历练,面对现实的千锤万锻,他们也曾气馁,也深感沮丧,但每个人都坚守着自己的阵地,坚持着对天空的信仰,默默付出,坚守如一。

而他们的牺牲和付出最终也换来了硕果累累:本年度(2015年)CADC比赛,厦大航模队获得了一等奖两项(电动滑翔机项目)、二等奖两项(对地侦察项目)、三等奖五项和国际无人飞行器创意大赛创意新星奖等众多奖项。


满载而归:芙蓉隧道八号洞小基地前的合影


蔚蔚蓝天,无限热爱

CADC比赛赛制中,很多比赛项目都是多人小组模式即若干名地勤,一名操纵手。整个赛程中,地勤和操纵手之间的默契度、协调度十分重要,而这些都需要在一次次的练习中磨合出来。

在今年的“电动滑翔机”项目中,邱玥负责飞机操纵。对于邱玥担任的操纵手一职,教练黄荣生动诙谐地说明了其重要性:“你造出来一辆性能超好的赛车,还要培养一个赛车手啊。你不能说车好就能赢,高手开桑塔纳照样赢你。”作为至关重要的角色,邱玥在赛场上承担了许多压力和责任,她认为,一个优秀的操纵手,需要时间的历练。“从模拟器到真航模,从基本安全操作到提高操纵水平,都需要艰苦的练习,把课本上的飞行原理应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慢慢摸索经验。”

CADC比赛落下帷幕后,邱玥和同级的刘震都开始了忙碌的研一生活。但每晚从实验室归来,二人依旧会到位于芙蓉隧道出口的八号洞——航模队的小基地探视一番。教练黄荣和刘震也一样,只要有空余便会到小基地看察,给新队员一些指导。队员们都将八号洞当作了自己的家,一个属于全体厦大航模人的家。

航模队成员们在八号洞里忙着各自的事,有时会围坐在一起聊聊近况,感叹生活,有时也会提起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除了航模队,现在很多学院都有自己的航拍飞行器,偶有故障导致航拍机坠落。“但很多人看到就会说,‘看,航模队又掉机子了。’”讲到这,队员们忍不住乐了。“实际上我们很少出航拍任务,即使有,也会派有专业执照的操作员执行。不过我们都不太在意,做自己的研究最重要。”

在八号洞日复一日的潜心研究看似令航模队远离了“人间烟火”,但他们其实是一支充满爱与关怀的队伍。航模队经常到其他学校宣传航空科技文化,演武小学、特殊教育学校等都有他们的身影。每年的航空文化节,厦大航模队还会邀请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前来参与。“这些孩子多为聋哑人,他们无法表达内心的声音,无法享受世界的声音,但他们的内心世界依旧五彩斑斓,渴望飞翔,渴望温暖。航模队想为他们开启崭新的世界,带给他们新奇的体验和乐趣。”

蔚蔚蓝天,无限热爱。冬去春来,昼夜轮替,厦大航模队队员们在芙蓉隧道八号洞默默坚守着科研类航模人的阵地。从计算到设计航模图纸再到加工生产,航模队员们将青春最美好的时光献给了自己热爱的科研类航模,今后他们将挑战更高难度、更盛大的国际赛事,在科研类航模之路上不断高飞。

展翅:蔚蔚蓝天,无限热爱


厦门大学团委青年媒体中心

/李晨欣 刘雁声

编辑/赵玉辉


©2015~2025 yh86银河·国际(中国银河)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翔安南路4221-134号厦门大学翔安校区航空航天大楼    邮编:361102    传真:0592-2182221 联系我们